实施“五大工程” 发展“五个一批”阆中市加快推进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
时间:2020-11-20 来源: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退役军人是夯实基层治理的“红色因子”。阆中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99”发展战略,推动实施“应急增援、人才育苗、产业尖兵、帮扶雨露、志愿暖心”五大工程,努力激发退役军人“红色潜能”,催生“五个一批”,推动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变换“赛道”再出发。

一、实施应急增援工程,建立一批“战斗队”。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人风格,培养地方铁军,组建突击队投入应急抢险。在国营企业阆腾公司组织了107名退役军人,成立了应急抢险突击队,自配器材,训练人员,下设一个大队、四个小分队分别对应森林火灾、防汛抢险、水电气等民生抢险。江南街道办事处组织一支30人的防疫抗疫突击队,随时在要道出入口、车站、码头设置监测站,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七里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公益性岗位退役军人劝导队,协助社区化解矛盾,充当文明使者和劝导“说客”。退役军人沈明尧组织阆中火车站志愿服务队,自疫情发生时上岗,有疫防疫,平时巡查,帮助解决乘客的一些实际困难。

二、实施人才育苗工程,使用一批“兵支书”。根据退役军人档案及个人表现,建立人才库,积极向基层党组织推荐使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向基层推荐选送优秀退休军人到村级组织任职,全市28个乡镇(街道)目前已有117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基层干部行列,占比18%,其中村支书兼村主任20余人。思依镇铧厂河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宋高锋,退伍后自费到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学成后在阆中创办了“东方食药公司”,后来他不当老板当村官,回到家乡当会计、村主任,在今年村级建制调整后又担任村支书兼村主任,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村内河流生态优势建起了水上游船、自行车、皮划艇、漂流、垂钓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目前该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保宁街道书院街社区党委书记雷毅,在抗疫中面对辖区内商品批发市场70%的湖北籍业主的特殊情况,与联系单位退役军人事务局一道,临危不乱,从容指挥调度、设点置卡,确保了全社区数万人无一感染。

三、实施产业尖兵工程,发展一批“农老板”。围绕农业“多贡献”,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引导退役军人发展新产业、开发新业态。阆中退役军人开发农业产业有着传统历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退役军人曹仁伟在原石子乡承包300亩土地种植蔬菜,出席了全军英模大会。时至今日,全市已有200余名退役军人先后在水果、蔬菜、花椒、药材等方面创办了产业园、种植养殖基地、家庭农场,他们自当老板,自当工程师、园艺师,取得了很大实效。江南街道金银观社区退役军人胡洪斌,联合原市中药材公司副经理退役老兵王引堂,两人承包荒山550亩,栽植核桃2万株,种植银杏、桂花等珍稀树木苗圃120亩、药材110亩,养殖芦花鸡、跑山鸡,存栏3000余只,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山上已成规模,游人食客络绎不绝,胡洪斌也由此参加了四川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四、实施帮扶雨露工程,培训一批“迷彩商”。坚持架桥铺路,加强与工商、税务、城管、卫健等行政主管部门横向联系,为退役军人经商办企业开绿灯、行方便,培育出一批身着迷彩装的新型商人。阆中古城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5A旅游景区,广大退役军人充分利用难得的商机,创办“三产”服务业。退役军人黄刚、马小飞等人,一年来是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信访“常客”,该市借助复工复产东风,积极帮助黄刚等人想办法,为他们出点子,并主动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给予创业支持。目前,黄刚联合马小飞等5名退役军人,在嘉陵江岸“五吉关”关口的状元广场,自筹资金办起了“老兵茶园”,打起招牌横幅,制作了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的广告,招揽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兵茶客。退役军人李卫联系了3名战友,在阆中古城商城路开办了一家“老兵厨房”,宾客盈门。目前,全市一城五街道片区、50余个乡村场镇,退役军人经商办企业达800余人,从业人数近2000人。

五、实施志愿暖心工程,组织一批“志愿者”。通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组建一批退役军人志愿者,投入攻坚工作,激励再建新功、再作贡献。围绕脱贫攻坚、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组织11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深入农村扶贫解困,深入社区防疫抗疫,深入街面交通要道值守,劝阻逆行车辆、行人,帮助打扫清洁卫生,规范管理市场、停车场、娱乐场所,主动与贫困户、责任区居民户交朋友,手牵手、心连心,出色完成了攻坚任务。据统计,全市退役军人志愿者达3000余人,他们终年奋战在一线,变换了哨位再站岗,成为基层工作的突击队、生力军,发挥出了他们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