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引领 打牢基础根基 夯实基本保障——南充市深入推进“两活动一制度”活动落地落实
时间:2020-09-15 来源: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两活动一制度”开展以来,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按照省厅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思想引领“基点”、突出服务保障“重点”、稳固基础根基“支点”,稳步把“两活动一制度”推向深入。

(一)强化“三引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年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涵养一股厚重底气、引领一种核心价值、打牢一个党建根基、描绘一幅美好蓝图、实现一个美好愿景”的“五个一”目标,扎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年”建设。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抓组织保障。成立“1+9”活动领导小组,细化省厅工作方案5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落实责任、挂图作战。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动员组织退役军人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助力军创企业复工复产。由“老班长”“老党员”带头,全市涌现出115个如“红翼老兵应急队”“退役军人快反队”“网格联控尖刀队”等先进典型,党旗在抗疫前线和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二是强化情感引领,抓阵地建设。针对退役军人数量多、分布呈泛区域化的特点,依靠“四级五有”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构建以基层服务站为基本单元的“红色网格”,将同一个片区的退役军人划入同一个“网格”开展教育管理,打造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服务,集业务咨询、关爱帮扶、调解矛盾、解决诉求、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指导全市3001个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要素保障,建立3000多个“荣誉室”“光荣榜”。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使工作有抓手、不虚化。积极打造50个“退役军人法律宣传角”,设置展板、视频、免费宣传资料等,并开展“军歌老兵唱”“名篇美文诵”等特色活动,既宣传法规政策,又陶冶情操,既加强联谊,又增进感情,“小阵地”发挥了“大舞台”作用。推动创作了一批南充本土反映退役军人在抗击疫情中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文艺作品,“尊崇”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强化精神引领,抓管理服务。探索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及“两新”组织中,建立30多个退役军人特别党支部,让500余名“口袋党员”回归党组织。探索在退役军人中公推公选乡镇干部,顺庆区先行试点定向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拔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合乡镇行政区划改革,831名退役军人新任村(社)党支部书记,722人新任村(居)委会主任,2450人新任“两委”委员,退役军人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南充1.2万名退役军人在扶贫攻坚路上展现了风采,2600多名退役军人在脱贫奔康路上成为带头人,12万名退役军人在抗击疫情战斗中成为“最美风景线”。开展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选树活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推选评定出30名“两美一星”退役军人,在南充日报整版宣传并举行集中发布仪式。

(二)奏响“三步曲”,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狠抓“三基”建设。一是奏响“基层建设交响曲”。严格落实省委编办169号文件要求,南充各级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新增编制301个,总量达411个,专兼职人员3500多名,县以上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经费问题,如顺庆区每年一次性划拨15万元综合工作经费到乡镇,含退役军人工作经费打捆使用;西充县为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每月给予300元通信和交通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奏响“夯实基础协作曲”。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印发48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六个一”调度机制(坚持基础建设一月一推进、工作标准一月一促进、要素保障一月一研究、体系建设一季一督查、工作运行一季一分析、问题导向一季一通报)抓好统筹协调、督查督办。按照“枫桥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准,对3001个服务中心(站)进行了立体式、拉网式排查,按照“七个统一”要求,纳入市委重点目标督查范围,对服务中心(站)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靶向治疗”30多个突出问题。同时,在全市系统开展“优秀站长”“优秀主任”评比交流活动。将市退役军人培训中心和服务中心整合为副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增至30名,设1正3副,6个中层科室。作为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行先试重点示范区之一,南充认真对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7个方面75条标准,第一批选定8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参加争创活动。支持帮助基层争取专项资金,加强基层建设。如蓬安县财政划拨30万元,专项用于打造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建设。三是奏响“能力提升进行曲”。重点围绕“增强学习研究、政治建设、改革创新、宣传引导、狠抓落实、驾驭风险”六种能力,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在省厅开展“先锋大讲堂”基础上,先后组织各业务口开展15次专题培训。突出“六个一”服务标准(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站服务、一办到底),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实战练兵,全市系统选派近百名年轻干部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扶贫攻坚、信访维稳等工作。对接省厅“一库、两平台、一支撑”建设,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应急指挥视频综合运用平台建设,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增挂数据管理中心牌子,常态化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把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大盘子”,设立25万元专项资金9月将与川内知名大学联合50名干部开展专题培训。

(三)坚持“三突出”,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 。按照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三结合”,抓好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落地落实。一是突出重点对象,确保联系到位。精准梳理全市范围内功臣模范、老复员军人、伤残、参战参试、烈士遗属、特困退役军人和部分有强烈诉求的退役军人,确定1100常态化联系服务对象,统一建立台账,构建“1+9”(市局机关和9个县市区)常态化联系机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科室和直属单位按照一部门对应一区域的方式建立点对点联系。二是突出主要任务,确保联系成效。围绕政策宣传、调查研究、思想引导、政策落实、帮困解难等5大任务,沟通联谊用、感情联络真心、帮扶援助暖心。活动开展以来,印发政策宣传资料12万份,形成《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战疫情、强服务、确保“双胜利”》等10余篇调研报告,设立“特困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全市“总盘子”达2000万元以上,对个人诉求较为强烈的120名退役军人,主动做好教育引导和矛盾化解工作,为56名服务对象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为135名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协调提供公益性岗位,为1500多人提供优质岗位保就业,为182名大病特困退役军人家庭提供关爱帮扶等。三是突出工作合力,确保同频共振。坚持全员参与原则,认真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要求,充分发挥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用,对辖区内退役军人实行村级“周探望”、乡镇“月走访”、县级“季联络”,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联系服务,形成关爱联系退役军人长效机制。同时,探索通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和舆论宣传引导等方式,鼓励专业社会组织、公益志愿团队和有拥军情怀的社会各界人士设立10个“爱心驿站”,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的点对点服务,如仪陇县确立的红色教育基地、市优抚医院的医疗援助站、嘉陵区设立的法律援助站、顺庆区的志愿服务队、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心理疏导室等。通过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的落实,切实把有形的服务载体与多元的关心关爱结合起来,既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又构建了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