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退役军人 | 宋青龙:退役军人的需求 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时间:2023-03-09 来源: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时下,走进阆中市江南街道、金银观社区、白溪村等退役军人服务站,接待室、光荣墙、荣誉室、图书架、档案柜,一应俱全,被称为“老兵驿站”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处处彰显着“温馨港湾”的丰富内涵。这时候,最为繁忙的当属宋青龙了,从中央警卫团战士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宋青龙坚持退役不褪色,他总是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地热情服务。老兵们都兴高采烈地赞誉:“这里可比家里要安逸得多哟!”

转岗新“哨位”

建好退役军人服务站

宋青龙,男,汉族,生于1976年3月,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入伍,曾在某警卫团服役,现任阆中市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1997年12月,宋青龙从部队退役返乡。2019年,阆中市江南街道办事处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宋青龙被任命为首任站长,江南街道办事处辖6个村、11个社区,现有退役军人1377人、重点优抚对象606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以前,这些战友老兵没有一个活动的地方,宋青龙感到很揪心,“一定要为退役军人建个家”成了宋青龙首先要做的事。

说了就干,定了就办。走马上任后,宋青龙延续着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一门心思扑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上,先后为辖区选配了19名工作人员,筹集到30万元工作经费,迅速建起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1个、村(社区)服务站17个。

但宋青龙觉得还不够,“家”可不只是有房子,还得有温馨、有温情、有温度。于是,他积极创新拓展“发放一张服务卡片,参加一场生日祝贺,参加一次追悼会”的“三个一”服务规范,主动探索了“三室一窗口”(即办公室、接待室、活动室、政务大厅窗口)的特色做法,推动将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每年在“八一”建军节召开座谈会之际,组织参会的退役军人进行“背靠背”的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满意度均为100%。

在宋青龙的带领下,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标杆退役军人服务站”“枫桥经验示范站”,而他自己也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表彰为“全国百名优秀服务站长”。

办站兴家明细账

弘扬尊崇好风尚

“办站兴家,这只是在退役军人事业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宋青龙说。为了向退役军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他又建起了“明细账”,逐户摸清辖区1300多名退役军人,600多名优抚对象基本情况,建立健康状况、经济情况“明细账”,把每一名服务对象的需求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写在纸上,记在心上,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家”的标准为退役军人提供走心、贴心、暖心的服务。

2020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入伍的一名退役老兵身患癌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宋青龙了解情况后,在老兵生日那天,置办了蛋糕等贺寿物品,并邀请办事处领导和人武部、民政所的干部一道前往其家中祝贺,还送上了爱心慰问金。老人坐在木椅上,穿上了原来的旧军装,戴上了他获得的奖章,一直高兴得合不拢嘴,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娘家人好!时隔不久,老人安详地走了,宋青龙又赶去参加追悼会,送老兵最后一程。

三年来,通过常态化大走访,全面信息采集建立起来的完整档案,成了宋青龙的办事指南。从上级文件、就业创业、常态化联系、优抚优待、矛盾化解信息台账到走访慰问、疫情防控、光荣牌悬挂、退役军人心理咨询等工作台账,每一个人的信息在服务站的“明细账”上都有详细的记载。

躬身山乡心连心

扶危济困动真情

对于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宋青龙更是时时牵挂于心。辖区内有一名伤残军人侯朝江,现已70多岁,退役回乡后因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而丧失劳动力,大儿子因得了白磷病,外出务工没人招用,小儿子在山上放牛时又意外身亡,全家经济十分困难。宋青龙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主动联系办事处分管领导和民政所等部门一道前往侯朝江家中了解具体情况,帮助填报了申报低保的相关资料,并代表退役军人服务站送上了困难慰问金。

让信息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是宋青龙工作中遵循的办事原则。白溪村80多岁的退役军人李胜民,在新疆乌鲁木齐养老,去年得了一场重病,住院几个月,宋青龙想方设法送去了爱心慰问金。老人病愈出院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宋青龙,对“娘家人”的关心关怀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通过微信视频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退役军人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三年来,宋青龙躬身山乡,带领片区17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起退役军人包联制度,定期走访退役军人,了解退役军人思想动态和所急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