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役军人工作,代表委员这样说
时间:2023-03-16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央广军事等

@退役军人

他们的关注与你有关!

  促进退役军人投入乡村振兴

  邱宁宏,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退役军人政治素质强,纪律作风过硬,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她建议,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增加培训覆盖面,建立完善退役军人学习培训夜校,按需增加培训次数,吸引更多的退役军人加钢淬火,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在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上大展身手。

促进形成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围

  宋燕,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近几年,检察机关办理的“辣笔小球”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曾某侵害英烈名誉案等,在提高公众保护英烈名誉、荣誉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宋燕建议,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打击侵害英烈名誉、荣誉案件,引导群众形成永远铭记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价值导向,尊崇英烈,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法治力量。

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

  西西玛,全国政协委员、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处长

  西西玛委员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制度建设,逐步构建了系统规范的军队功勋荣誉表彰体系,对增加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军属使命感、荣誉感发挥了显著作用。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激励官兵积极投身强军伟业。

  西西玛委员建议,强化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价值导向,聚焦备战打仗,加大战功奖励力度,把对战斗力贡献率与平时的立功受奖结合起来,形成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的价值导向。同时,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军队荣誉激励协调机制,形成各方紧密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需要军地形成合力。”西西玛委员说,应加大对烈士子女、伤残军人、生活困难军属的帮扶力度,持续宣传人民军队的辉煌战史、英雄模范的典型事迹、当代军人的牺牲奉献,适时邀请军人家属和地方有关人员参加部队组织的勋章奖章颁授、军衔授予、军人退役等仪式,不断增强军人军属的社会认同感,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社会氛围。

努力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征集一流兵员

  张弓,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军区司令员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有一流的士兵。”张弓代表认为,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是部队提升战斗力的“第一道关口”,是军地各级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在张弓代表看来,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征什么样的兵。他建议,要在精准征兵上下功夫,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机制,为部队征召优秀人才。在兵员征集上,根据新兵的基本条件、能力素质、专业特长、服役意愿和部队岗位需要来确定兵员,实现人尽其才,做到岗位适配;在退役安置上,积极倡导在部队干得越好、服役时间越长、取得成绩越多的战士安置越好,真正让愿意干的、能干的、干得好的得到尊崇、得到实惠。

  同时,要持续推进廉洁征兵,教育和监管双管齐下。首先,要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不仅要筑牢所有征兵工作人员的思想防线,还要把应征青年和家长纳入廉洁征兵教育范围;其次,军地要做好联合监管,畅通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督,共同把好廉洁征兵的每一道关口。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将军人配偶探亲待遇落到实处

  张潇,全国人大代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

  解决官兵的困难是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落脚点。了解了基层官兵的情况后,张潇和军事法院人员一起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法律规定,经过反复推敲,这次她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军人配偶探亲待遇落到实处”的建议带到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履职六年间,张潇始终关注着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在她提出的数条关于军属权益保障的建议中,也曾涉及到“军人父母医疗保险纳入军队医疗”这一项,而此类建议也于2021年随着《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的出台彻底得到落实。“看到新落实的规章制度能为官兵解难分忧,我切实体会到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意义所在。”

建立军人家庭 老龄父母养老优待机制

  韦昌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警备区副政委

  韦昌进委员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建立军人家庭老龄父母养老优待机制的提案。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赡养自己的父母成了官兵忧心关切之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军人家庭异地生活,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很难做到悉心的照料。特别是现在军人及其配偶一方或者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二是随军人家庭异地生活,又不是当地户籍的老龄父母需求满足受限。父母年龄大了以后,虽然跟着军人子女到军人所在地一起生活,但是他们往往落不下户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建议国家,一是加强军人家庭老龄父母的关爱服务,围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应急救治、政策待遇等方面,从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加强关爱服务,为军人撑起后方保障;二是完善军人父母随军人子女家庭生活的优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