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新褒扬纪念宣教工作,搭建完善烈士褒扬平台,软件硬件同步发力,扎实推动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
完善纪念设施,夯实褒扬根基
系统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与保护工作,大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及悦来镇,全面梳理历史档案、精准测绘陵园宗地界限,顺利完成革命烈士陵园土地确权,依法取得土地权利证书,为陵园的规范化管理与长效保护奠定法律基础。同步建立健全陵园安全巡查机制,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及安全应急预案,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并在节假日、极端天气及“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专项检查,形成“日常+专项”双轨排查模式,排查并整改绿化修剪不到位、外墙损坏等两处安全隐患,同时实行双人验收机制,切实保障烈士纪念场所庄严肃穆、整洁规范。
传承英烈精神,推动红色教育
积极拓展英烈精神传播渠道,将原本固定于展馆的“大邑英烈展”送入校园、机关和部队,推动红色教育由“单一传播”向“全面渗透”转变。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三进”活动10余场,覆盖机关干部、在校师生、部队官兵等受众1万余人,重点讲述车耀先、汪磊等烈士及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在“9·30”烈士纪念日,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职工、驻邑部队官兵、学生代表、烈属等500余人共同参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国热情与集体记忆。创新开展“邑路拥军·薪火相传”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吸引近2000人参与,有效普及英烈褒扬政策与地方英烈事迹;线下同步实施“邑路拥军·传递荣光”全城纪念品派送,发放“邑路拥军”文创礼品300份,红色宣讲员现场讲述英烈故事,吸引约500名市民驻足聆听,切实增强公众对英烈精神的认同与传承。
深化烈属关怀,落实优抚政策
健全常态化联系机制,做好烈属关怀工作,结合“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25名烈士遗属,送上慰问品并深入了解其身体状况、生活困难与思想动态。通过定期回访与政策宣讲,确保烈属全面了解《烈士褒扬条例》等政策内容,及时享受合法权益。在医疗保障方面,为全县100余名烈属提供“免费体检、自愿选择、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建立个人动态健康档案。与3家县级医院签署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合作协议,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将传统报销周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零等待”,极大减轻烈属就医垫付压力,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切实提升烈属的荣誉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