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四川宜宾:军民共建 书写双向奔赴新篇章

时间: 2025-04-25 12:01 来源: 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体:

4月23日上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宜宾市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次是宜宾第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双拥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每年召开议军会、领导小组会,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参加活动,长效建立多个地方成员单位结对共建一个基层连队的“多对一”结对机制,市财政每年按2万元/个的标准补助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修订《宜宾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印发《宜宾市基层双拥工作规范》,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和督查检查,依托2254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完善双拥工作服务体系,实现双拥工作全覆盖。

突出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四年来,宜宾投入大量资金全力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全面办结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100余件,获得部队一致好评。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军人子女倾斜,建立生活补助金动态增长机制。四年来,安置退役军人826人,解决83名随军家属就业、发放补助金173万元,332名军人子女享受优待。提高现役军人立功受奖荣誉金标准,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成效显著,打造拥军联盟“服务超市”,常态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活动。全市共有退役军人及“三属”23万余人次持优待证在交通旅游等方面享受优待,投入1亿元建成的川南荣军优抚医院已投入使用。

军民共建共享成果丰硕。组建红色故事志愿者宣讲团年均开展宣讲100余次,受众3万余人。投入2.3亿元提质改造的63个烈士纪念设施成为群众满意的红色教育阵地。广泛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活动,全面深化长江流域文化建设,1524处双拥永久性文化标识发挥重要作用。通报表扬“双拥模范”“了不起的退役军人”,举办先进典型发布仪式,常态举办“宜宾驻军看宜宾”“双拥故事会”“军营开放日”“军地青年联谊”活动,每逢建军节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积极正向的活动,军地关系融洽。

服务保障工作提质增效。宜宾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定向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累计提供211个岗位。帮助5390名退役军人就近就业,减免招录退役军人及军创企业税收1.11亿元,提供创业扶持贷款7964万元。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引领退役军人在城乡融合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江安县“兵支书”占比33.95%,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农业农村部列为全省唯一的“兵支书”培育工作试点县。以“赵一曼老兵”为代表的一万多名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中持续示范引领、建功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