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认真落实“阳光安置”和“功绩制”安置要求,圆满完成2025年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务。128名退役士兵中120人安置到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岗位16人、专业技术岗位33人、工勤岗位71人),占比93.75%;8人安置到国有企业岗位,占比6.25%,实现部队、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满意”。
高位推动压茬推进。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精神,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配套出台《2025年度内江市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协调解决岗位编制等堵点难点问题,每月调度安置进度,全力缩短安置“空窗期”,安置完成时间较省对市目标任务提前半个月。
统筹协调拓展岗位。积极协调人社、编制、国资等部门,深挖教育、卫健等行业安置潜力,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接收安置,按照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数的126%超额提供安置岗位161个,其中提供事业单位岗位130个(管理岗位16个、专业技术岗位33个、工勤岗位81个)、国有企业岗位31个,实现政府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基层医院四类岗位共享共选,推动安置岗位从“有”向“优”转变。补充开发优质市属、县属国企岗位,推行国企岗位“全市统筹、异地安置”办法,在市域范围内统筹调剂优质国企岗位,选岗前协同企业通过集中宣讲、参观学习等方式宣传推介,有效缓解安置压力。
公开公正阳光安置。鲜明“功绩制”安置导向,实行“赋分选岗”安置方式,严格按照《安排工作退役军士和义务兵服现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政策,对退役士兵的服役年限、立功表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时长等逐一量化评分,按照赋分结果从高到低依次选岗,做到贡献越大、安置越好,事业单位管理和专技岗位安置占比达到38.28%。将纪检监察贯穿岗位安置全过程,退役士兵本人全程确认签字,做到安置办法、赋分排名、安置岗位、现场选岗、安置结果等全公开。
多措并举帮助提前适应。采取“线下培训+集中授课+岗位实操+实地参观”等方式开展岗前适应性培训,集中解读安置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邀请优秀退役军人代表、机关单位业务骨干分享经验,开展公文写作、办公软件操作等实操模拟,组织赴内江监狱等接受警示教育。推行跟班实习模式,在待安置期间组织有意愿的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到市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跟班锻炼,参加中考护航、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前熟悉地方工作,助力退役士兵走好人生转轨、事业转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