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由成都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办,四川传媒学院智能影像艺术学院、表演学院师生联合创演的沉浸式戏剧《吾辈·无畏》迎来本年度的最后一场演出,并圆满落下帷幕。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领导现场观演。至此,该剧年度5场演出全部完成。
本次演出以“实景沉浸”为核心表现方式,深度融合历史叙事与舞台艺术,将纪念馆转化为跨越时空的戏剧现场,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堂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红色教育实践课”。
全剧通过“序幕·时空之门”“第一幕·信仰之路”“第二幕·不屈之魂”“第三幕·雄起之志”及“尾声·永恒之光”五个篇章,以多时空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王右木、袁诗荛等四川革命先驱坚守理想、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观众在移步换景中亲历历史,从“观看”到“参与”,深切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仰与无畏精神,实现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传承。
该剧历时数月创作打磨,生动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英烈形象。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许多观众在观演后表示:“演出不仅具有艺术感染力,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对本次演出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这堂创新形式的思政课,立足纪念馆现有场景,融入英烈故事情节,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和市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各界群众以理想和担当投身学习、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希望主创单位继续打磨剧本内容、优化表演形式,进一步提升作品思想深度与艺术水准,全力将该剧打造成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红色教育精品,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优质文化载体。
作为“馆校共建”的典范成果,《吾辈·无畏》不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一次对崇高精神的致敬与跨越时空的对话。该剧借助艺术手法,将革命先驱的生命历程嵌入宏大的家国史诗,实现了红色文化从历史陈述到情感共鸣的跨越。成都市烈士纪念馆以剧目为桥梁,拓展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与维度,让红色基因变得可感知、能共鸣,切实体现“以文化人、以史铸魂”的核心宗旨。
下一步,成都市烈保中心还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与社会联动,升级“红色教育实践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推出一系列融合历史视角与当代语境的红色主题教育,继续引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从历史回顾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致敬英雄中筑牢理想信念,真正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沉下去、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