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成色更足,推动眉山退役军人工作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聚焦国家战略 建设“天府粮仓” 着力提升服务对象成就感
在眉山广袤乡村,良田成片、一派生机。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带头腾退自家果园变为耕地的刘兴建,实施“村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的“兵支书”辜志勇,辞去公职引领村民种粮的致富带头人高建刚……他们退役不褪色,再上“新战场”。
眉山市聚焦国家战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深入推进“天府粮仓”建设,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农业、农商、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为退役军人种粮大户提供惠农贷、小额贷、创业担保贷等融资贷款;开展“立天府粮仓建设潮头、展退役军人创业风采”主题活动,培养退役军人农业种植人才1500余人,建成22个“天府粮仓”拥军田,涌现出退役军人种粮大户55户,种粮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粮食1900万余公斤。
眉山市大力推进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行区试点建设,摸排9.19万名未安排工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情况,召开22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提供2.5万余个专属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12人;组织900余名退役士兵参训,完成200余名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建成7个园区和6个高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站;成功打造2200平方米的四川创享创新创业孵化园;组织承办第三届四川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复、决赛,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
聚焦老兵群体 打造服务品牌 着力提升服务对象幸福感
“我退役后经营小生意,平时空余时间比较多,一直想为群众做点事发挥点余热。听说退役军人‘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在招募队员,我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正在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 共享绿意生活”志愿服务活动的张先生对工作人员说道。
眉山市聚焦老兵关爱,持续擦亮退役军人“橄榄绿”志愿服务品牌,建强“1+7+N”志愿服务网络,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共有退役军人“橄榄绿”志愿服务队935支,1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帮扶援助3000余人次,“眉山市退役军人‘橄榄绿’志愿服务队”被推荐参评“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成立“眉山市关爱退役军人志愿者协会”,吸纳会员单位20余家,助力关心关爱。
聚焦优待关爱 续写“枫桥经验” 着力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
“我非常热爱东坡文化,经常要来三苏祠走走看看。每次来凭优待证就可以免费游览,这张优待证简直太有含金量了!”退役军人刘先生经常对朋友们这样宣传。
自2021年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交流会在眉山召开后,眉山市一如既往强担当,重落实,着力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按时足额兑现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健全优待工作机制,联合20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发优待证10万余张,出台2批优待目录清单,率先实现全域32个A级景区、118条公交线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三属”免费;成立“拥军联盟”,招募1000余家拥军企业,授予拥军门店300余家,提供优待项目400余项;成功打造线上社会化“拥军惠军生活服务平台”全国样板;充分发挥“慈善、关爱”两个基金作用,对870名退役军人提供帮扶。
聚焦红色传承 注重培根铸魂 着力提升服务对象荣誉感
“革命大业必定成功!”在眉山市烈士事迹陈列馆,红领巾宣讲员们用稚气的童声伴随着坚定的语气和神情,为前来瞻仰学习的人们讲述英烈故事。
眉山市依托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4.5万人次重温眉山红色历史;深入挖掘眉山烈士红色事迹,纳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和中小学“开学第一课”重要内容;依托“五老”宣讲团、“红领巾”宣讲队,开展红色文化和英烈精神宣讲30余场,受众2万余人次;组织开展“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六美”评选,选树先进典型243人,参与活动群众达140万人次;完善眉山市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资源库,开设“榜样的力量”专栏广泛宣传报道;首创全省唯一试点车城中学国防预备班,依托全省首家青神西龙“少年军校”,创建军事拓展训练营,接待培训学生6万余人次;全市投入资金新建双拥主题公园、文化广场,在高速路口、商业中心、政务大厅、加油站等公共场所设置1600余处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和军人优先标识;在眉山电视台、电信网络电视开辟双拥宣传专栏,在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开设双拥电子显示屏专栏400余个。
聚焦特色服务 培育精品平台 着力提升服务对象自豪感
“真想不到,在我的家乡——哨楼村建设了这么好的退役军人服务站,我们回到四川一定要去看看。”海军东海舰队原副政委魏伯良将军在电话中对工作人员说道。
眉山市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服务中心(站)赋能、增效,进一步巩固全市133个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成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原有基础上做加法,着力从产业振兴、特色服务、头雁引领、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红色文化等方面培育精品服务站,先后建成永丰“粮仓”、城市“职引”、“兵书”果园、“红色”公义、哨楼“春秋”、普宁“枫桥”、四海“一家”、青杠“茶客”、七里“康悦”、万年“老兵”、凤阳“兵战”、象耳“爱军”等12个特点鲜明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彰显本地特色,形成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服务保障建设新局面。建设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室,进一步提升服务退役军人能力水平。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暨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在眉山仁寿召开。
下一步,眉山市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全面突出“两个服务”工作方针,补齐短板弱项,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契合度、贡献度,为汇聚强国强军和治蜀兴川的强大力量作出更多眉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