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全体战士举行特殊仪式,欢迎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胡长保。当年,他是毛泽东主席的警卫班长。
在红军长征90周年之际,胡长保牺牲90周年的日子,四川省荥经县委、县政府代表来到北京,为英雄的老部队赠送一尊胡长保烈士的雕像。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等待,跨越数千公里的关山相望,这一天,英雄终于“归位”。
1965年1月9日,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再次来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其间,毛主席曾和斯诺谈到革命和死亡,他说:“关于死亡,我遇到了很多次,包括战场上被敌人的飞机轰炸,可是都逃过一劫,炸弹没有打到我的身上,却把我身边的卫士炸死了,血溅到了我的身上。”
毛主席一向是乐观的,斯诺很少见他有这样颓废伤感的时候,不由问道:“那次的事情是在延安时期吗?”
毛主席缓缓说道:“这样的危险,在延安时期有过好多次,在长征路上也有过一次,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渡过大渡河,在休息的时候,遇上了敌人飞机的轰炸,那个时候我的警卫班班长胡长保为了保护我,用自己的身体扑倒了袭来的炸弹,我没事,他却牺牲了。”
胡长保出生于江西吉安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当时的江西,各方势力盘踞,物资短缺,普通人家连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从小家中贫困,由于家庭无法承担其上学的费用,所以胡长保早早就开始随父母一起去干农活了,跟着大孩子们到处奔走赚些零用钱贴补家用,长期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胡长保不仅有担当,还尤其机灵聪明。
吉安自古便崇文重教、文风鼎盛,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等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都是吉安人。及至近代,吉安所处的江西,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吉安及周边发生了众多革命事件。胡长保生长于这样的环境当中,耳濡目染,熔铸了忠勇节义的人格底色。
1930年秋天,红军进驻吉安城,18岁的胡长保参加了红军。
加入革命队伍后,胡长保刻苦训练,很快在部队中脱颖而出,成了军委通信排的一名战士。
1934年6月,胡长保从军委通信排的战士调任为毛主席的警卫员班长。
胡长保是非常崇拜和敬仰毛主席的,毛主席时常会写一些文章,有空的话,也会教胡长保认字。据其他工作人员回忆,胡长保很多字都是从毛主席那里学到的。
1934年10月,毛主席带着胡长保、吴吉清等,从于都迈开了史无前例地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江西瑞金,休息时,胡长保和警卫班的警卫员,会背着年少的毛岸红上山采野果,或者去田塍边放鹅。
穿过老山界,红军走进贵州苗寨,寨里的苗民给红军送苞谷,毛主席叫胡长保通知负责后勤的同志,这一带的苗民很贫苦,他们送来的苞谷要按价购买。
1934年12月末,红军来到了贵州境内的乌江南岸的猴场小镇,准备在这里稍作休息几日。长征路上,生活很是艰苦,能吃到热的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现在马上过年了,胡长保就想着为毛主席做一些好吃的,于是他便提议道:“要过年啦!我们给毛主席准备点好吃的吧!”
“好啊!我们准备一下毛主席喜欢吃的!”陈昌奉喊到。
“辣椒、青菜、炸豆腐……”他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出毛主席喜欢的食物。
“我记得还有“醪糟”呢?”一个警卫员突然说到。
“对哦,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胡长保赶紧拍一下腿。
“醪糟”就是我们常说的“米酒”,毛主席很喜欢吃这个。
当时天已经晚了,他们就分工做这些工作,有的去找食材,没有的话,他们就会去问乡亲们有没有,还有的拿着这些食材开始为主席做饭。
而胡长保和陈昌奉则一起拿着马灯去接毛主席。将近午夜,毛主席才忙完。
还没到驻地,毛主席就看到了远处还在亮灯的房子,走近一看,还贴了红色对联呢?毛主席笑着说:“要过年啦!”
“毛主席,我们给您准备一些吃的,您过来吃点吧。”胡长保说。
大家很快把提前准备好的饭菜拿到了桌子上,毛主席看到桌子上热腾腾的饭菜,眼里有些泪花,说到:“大家快吃吧,等会儿别凉了!”
吃完饭,胡长保他们把饭桌收拾了一下,毛主席便又去工作了。
1935年6月,红军飞夺泸定桥后,中央红军开始向荥经县行军,毛主席因为处理工作没有和中央机关一起出发,就与卫生部一起前进,随之的还有胡长保、陈昌奉等警卫员们。
在这个卫生部里,不仅有医护人员和伤病员,还有著名的“四老”(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还有邓颖超、蔡畅等几位女同志。作为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他很关心自己这位得意门生。但和毛主席走在一起的机会很少,这次碰巧走在了一起,聊了革命工作后,徐老问旁边的胡长保:“主席最近身体怎么样?”
“主席身体很好,但是就是太累了,经常一夜不休息,我们都没办法!”胡长保说。
“那你们得多辛苦些,你们还年轻,可以多帮主席分担些!”徐老说到。
行军途中,敌机不断在红军上空进行轰炸和机枪扫射,大家是一点都不敢放松,时刻盯着敌军的方向,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下午,毛主席一行人在途经荥经县茶合岗时,突然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情况非常危急。
这次的轰炸让人觉得非常蹊跷,因为以往袭击时,敌人都会先在红军所在的上空转一会儿,才会开始投弹、用机枪扫射等一系列攻击。而这次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这次敌机好像就是冲着毛主席来的,敌人应该已经提前获知了具体情报。
茶合岗的地形比较平坦,不利于军队躲避和掩护,作为警卫班班长的胡长保,便率领几个战士赶快护送毛主席走过小竹林。可谁知,突然有几架飞机疯狂地向他们扑来,伴随着爆炸声扬起的尘雾,他们根本看不清楚远方,只有耳边不断传来爆炸声。
“主席!”一旁的陈昌奉突然大喊。
几乎是同时,胡长保班长也大喊:“陈昌奉!主席!”
陈昌奉明白,是班长让他保护主席的意思,所以他赶快冲了过去。可才刚跑出几步,几颗炸弹便带着尖厉的啸叫声在他们身边爆炸了。陈昌奉被爆炸所产生的气浪给震晕了,他只隐隐约约听到主席在喊班长的名字,于是他赶快爬起来,发现主席和班长都被烟雾给挡着了,看不清楚。
此时,毛主席正浑身是土地蹲在已经负伤的胡长保身旁,大喊着:“长保!长保!快醒醒!”
“班长!班长!你挺住!”
“快!快来给他上药!快来人啊!”毛主席喊到。
“主席,我不行了,别管我了,你们快走吧!”胡长保说。
“你坚持住!药马上来了,你一定要坚持住!”毛主席轻轻把班长的头放在自己的胳膊弯里,并帮他擦拭着头上不断冒出的密密麻麻的汗珠,试图帮他减轻一些痛苦。
可胡长保的呼吸变得愈发紧促,身体也在不断抽搐着。
卫生员钟福昌跑来了,当把胡长保班长衣服弄开一点,就看到弹片已经深深扎进了他的肚子里,鲜血不止。
毛主席轻声地说道:“长保,你再坚持一下,我们现在就去水子地,到地方我们找一个医生,你很快就会好的。”
胡长保班长害怕主席和大家担心和难过,就强忍疼痛,吃力地说:“你们别管我了,你们快走,等会儿敌军又来了!”
大家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要抬着他去水子地时,胡长保吃力地动了动头,用无力却充满光芒的眼睛看向围着他的主席和战士们说:“主席,我不行了,我知道我的血已经流到肚子里了,能参加红军,和大家一起干革命,我这辈子值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跟您一起去到新的根据地看一看,没能和战士们一起去打日本鬼子了。”
说着说着,泪珠就从胡长保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长保同志,你先别说话,保存体力!”毛主席轻声说。
胡长保抽搐得更加厉害,主席觉察胡长保还有话说,就把耳朵俯到胡长保的嘴边,他说:“主席,我牺牲之后,如果可能,请您帮我转告我的父母,他们的儿子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住在江西吉水。”
毛主席已经说不出话,紧紧抱着这个用自己的命来救他的命的警卫班长。
胡长保已经没有力气了,拼着最后一口气说到:“祝…革命…胜…利…”说完,便永远地合上了眼睛。
面对为保护自己而壮烈牺牲的胡长保,毛主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悲伤的心情,哭了出来,身边的警卫也全部都伤心地哭了起来。
不久之后,毛主席慢慢将去世的胡长保从自己的怀里小心地放到地上,然后站起来对身边的陈昌奉说道:“毛毯!”
陈昌奉闻言将挂在身上的毛毯递给毛主席,毛主席接过毛毯慢慢地将它打开,小心翼翼地盖在胡长保的身上。
这条毛毯是毛主席从井冈山上的时候就留在身边的,从井冈山上下来之后,毛主席也一直将它保管得非常好,一直伴随他走到现在,这条毛毯也是他十分珍爱的一件物品。
战士们遵照毛主席的嘱托,将胡长保的遗体安葬在了他牺牲的路旁,毛主席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亲自为他的坟墓培土,将胡长保好好掩埋之后,毛主席带着胡长保的嘱托,继续向前行进。
胡长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为保护毛主席而壮烈牺牲的警卫。他的死给毛主席留下了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毛主席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悲痛之中。
在1958年,毛主席来到济南军区考察,他见到当年的警卫员陈昌奉。两人谈到当年长征,毛主席希望陈昌奉再去一次荥经县,找到胡长保的墓地,给他立一块墓碑。还说,可以帮忙完成胡长保的遗愿,找到他的父母。
不久之后,陈昌奉被调到江西省担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胡长保的家乡就在江西吉安,陈昌奉亲自前往胡长保的老家寻找。可一直没有胡长保班长父母的任何消息。
1986年,陈昌奉病重在床,他还没忘寻找胡长保墓地的事情,嘱托其家人在他去世之后继续寻找。但是时间过了很久,村子都发生了变化,陈昌奉的家人一时间也无法找到胡长保的墓地。
1990年,荥经县政府为了寻找胡长保的遗体成立了专门的寻找小组,一家一家地走访当地的群众,寻找当年的知情人。他们寻找到了当年的知情人杨其寿。据老人陈述,当时他是因为贪玩跑出来看红军,后来看到有飞机飞过来,又听到爆炸声,就躲了起来,后来看到红军们在两座古墓之间埋一个战士,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位牺牲的战士叫胡长保。
老人带着前来寻找的工作人员来到一片山坡上,他们就看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坟墓。
按照指示,相关部门把胡长保班长的遗体迁到了荥经县烈士陵园。为了纪念胡长保忠诚担当无畏牺牲的精神,荥经县决定为胡长保建立一座纪念馆。2005年,胡长保纪念馆正式竣工。每逢周末,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驻足参观,重温先烈英雄事迹、瞻仰革命先驱英灵。
2006年,县城内新建了一所小学,就以胡长保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特色,是荥经教育的一面闪亮窗口。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北京盛大开馆。这座备受关注的红色地标建筑,有一个重要的四川元素——展馆外墙立着的40根高28米的廊柱柱底基座,以及展馆一楼1960平方米的红色大厅地铺板,均采用雅安荥经县的红色花岗石。
这些花岗石,来自胡长保牺牲过的地方,牛背山镇。这种石质坚硬,色泽瑰丽的红花岗岩,也被当地人称为“红军红”。
作者:李增勇 四川省荥经县文联主席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