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宜宾市宜宾县白花镇(今翠屏区白花镇)人。中共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委,1936年8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赵一曼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五四运动后,赵一曼接受到新的革命思想。1923年经姐夫郑佑之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考入宜宾女子中学,同年夏,转为共产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11月,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9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临危受命,被党组织派到东北地区领导抗日斗争。1932年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1934年春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1935年春任铁北区委书记,她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11月,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在狱中,敌人对她施以各种酷刑,逼她招供,而赵一曼宁死不屈,她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敌人多番劝诱不成,遂决定将其拉回珠河处死示众。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被押往珠河的火车上,她给心爱的儿子宁儿写下一封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2009年,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