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则之(1911-1940),原名凌家增,字季瑜,四川屏山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读社会系。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凌则之是清华大学的积极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他遵照党的指示,率一批平津青年赴山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加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9年,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一纵队的三总队和游击一团合编为二十五团,凌则之任团政委。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后,其所在团奉命参加正太线破击战,他率部迅速攻下寿阳县马首车站,破坏铁路数十里,切断了敌人的运输线。10月,敌人调集重兵对太行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10月22日,带领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坚守武乡县温庄村阵地阻击日军,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198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通知屏山县人民政府:凌则之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