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退役军人风采

一线战“疫”,四川退役军人在行动

时间: 2020-02-17 17:53 来源: 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与党建工作处
【字体: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笼罩荆楚大地,随之蔓延波及全国。疫情发生后,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聚焦主业主责,积极动员全省广大退役军人不改本色、响应召唤,强烈的军人使命感和共产党员责任感深深激励着无数脱下戎装的退役军人,以不同形式冲锋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一场没有硝烟的四川退役军人战疫行动在蜀中大地、在远隔千里的疫情重灾区全力打响。

有一种坚守和担当,叫“主动请缨”

“请安排我上,我曾是一名军人!”1月25日,正在休假的青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贺雪东得知疫情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随后连续20天奋战在抗疫一线,为驻地部队募集2吨消毒药液,协调4000余个口罩,下沉街道社区入户调查400余家......

“哪里需要我,请随时通知我。我有十二年的医学临床经验,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大年初七一大早,刚转业安置到武胜县人社局工作不到三个月的陆一波,主动请战,对单位办公室、大厅、过道、楼梯间等区域进行消毒杀菌,为广大群众办事和同事办公保驾护航。

往年忙完手中的工作,作为外地人就可以按时回家与家人相聚了,可是今年她却失约了。在荥经县卫健系统队伍中,有这样一名飒爽的退役女兵,面对超常的工作时间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一直坚守岗位,奋战“疫”线,连轴转到至今没有休假,她叫:陈娟。

疫情面前,还有无数像贺雪东、陆一波、陈娟一样坚守在岗位的干部职工,我们虽无法一一叫出姓名,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退役军人”。穿上军装时,他们是人民战士,守护的是国家;脱下军装,他是人民公仆,守护的是社会。

有一种情怀和奉献,叫“志愿服务”

1月31日,富顺县飞龙镇桐子村确诊1例新冠肺炎,全村7000余人随即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中,同为退役军人的聂帮富、聂彬父子和侄子聂家强,第一时间带头参加先锋队请战,协助镇村干部深入一线,加班加点对全村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上演现实版的“上阵父子兵”,激励了全村19名志愿者参与防控攻坚。

在仁寿县富加镇进入谢安镇的咽喉路口上,三名分别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的退伍老兵唐学思、余勇刚、辜水军,主动担负输入性疫情的高风险区域——卡点检测的重任,12小时一倒班的工作强度已让他们满眼疲惫,但他们却时时不忘用“海陆空联合作战,没有打不赢的胜仗”来相互鼓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箭’退役军人志愿队队员的身影!”如今,在渠县共有1500余名退役军人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同样,2月11日,一支名为“南充红翼老兵应急队”的退役军人志愿队伍惊艳亮相南充市火车北站,20名队员正手持专业设备于站前广场开展防疫消杀工作。

一张张前赴后继的“请战书”,一个个紧张的不眠之夜,一支支退役军人志愿队伍奋勇出击,他们在属地指挥部属下,深入街道店面、居民小区、交通路口、超市宾馆等场所,开展劝返值守、摸排登记、宣传引导、防疫消杀等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了防控的钢铁长城。

有一种感动和大爱,叫“竭尽所能”

“疫情爆发,同胞有难,我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不能袖手旁观!”2月6日,平时省吃俭用、多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百岁抗战老兵、老共产党员王增印毅然捐款1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

2月7日,眉山市彭山区红十字会和天府新区眉山总工会工作人员分别收到一笔10万元转账。转账人名叫罗永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多年致力公益慈善的他想委托工作人员捐给彭山和眉山天府新区抗击疫情的一线。

 2月9日,一支满载着10000公斤新鲜杏鲍菇的车队,分别驶向南充市嘉陵区疫情前线,这是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张涛个人捐赠的第一批物资,后续他还将向抗击疫情指挥部捐赠10000公斤杏鲍菇,总价值近20万元。

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四川贰拾柒战友商贸有限公司积极向全川原27集团军战友发出倡议,号召为抗击疫情奉献爱心,得到全川600多名原27集团军退役军人响应,募集了价值12万元的急需医疗物资送往一线。

乐山市沙湾区退役军人——踏水镇汇康药店老板罗勇军,在得知防疫一线村组干部缺乏防护物资,影响疫区返乡人员排查工作开展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药店库存的200只口罩捐赠出来,随后他又通过多个渠道采购口罩,累计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居家隔离人员捐赠口罩数量超5000余只。连日来,面对发生的疫情,四川广大退役军人纷纷带头捐款捐物,竭尽所能地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有一种力量和勇敢,叫“最美逆行”

2月9日下午,四川第六批援助医疗队飞抵武汉,这是四川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而承担此次执飞任务的,正是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英雄机长”刘传健,这也是他一周内第二次护送医疗队出征。

“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打响以来,停飞了不少航班,但运输保障航班还在飞行,公司内部不少党员主动请战,刘传健就是其中之一。”据川航有关人士介绍,早在2月2日,刘传健就主动请缨,护送了四川第三批医疗队医护人员和相关物资抵达武汉。

1月28日是何学江因工作变动来到武汉的第48天,这几天上班前,他都要去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询问“还有志愿者岗位吗?我是老党员也是退伍军人,不要报酬。”火神山医院开建后,居住在附近的他,看着建设现场迎风飘扬的党旗,心中热血澎湃,也想为此出份力。就在这天晚上他终于收到了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在武汉的工作轨迹亦随之改变。

1月29日,何学江毅然辞去原本工作,报名成为了一名消杀志愿者,而第一次与新型冠状病毒交手,何学江的步数就达到了36000步。两天后,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红区急需消杀志愿者,他再次“迎难而上”,报名成为了一名“红区”消杀志愿者。

“红区”,即污染区,指确诊病人诊疗区域。除了按规定工作对各区域进行消杀外,出现死亡病例后,何学江所在的小组也要第一时间赶到,进行细致入微的消杀工作。而每次进入“红区”消杀,“战斗”都要持续4个多小时。不能上厕所,何学江不得不垫着成人纸尿裤,更不敢多喝一口水。

“疫情不退,我决不撤。党徽和军歌伴我,我一定会平安回家!”这是何学江内心坚定的信仰和对家人郑重的承诺,也是四川广大退役军人冲锋在“战疫”一线的一个缩影。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他们或坚守岗位,依法履职尽责,或主动请缨,冲锋在抗疫一线,或慷慨解囊,竭尽所能倾情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着退役军人爱国爱民、共克时艰的大爱精神,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燃起无尽温暖,汇聚无限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