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退役军人 | 桑称:一个老兵的奋进之路
时间:2023-02-09 来源:甘孜州退役军人事务局

桑称,男,藏族,生于1982年6月,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大专学历,现任稻城县金珠镇德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曾荣获稻城县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退役军人,甘孜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甘孜州劳动模范、甘孜州社会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殊荣。

5年的从军历程,让桑称从一个懵懂的藏家子弟成长为一个堂堂的军中男子汉,奋斗青春换来的文化与军事的并驾齐驱,原本可以让他在从军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但他在浓浓的家乡情结驱使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役“回归”;返回家乡后,稳稳端上县人武部“铁饭碗”的他,本来可以过着安稳有序的“上班族”生活,但“回报父老乡亲”的童年初心,使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征战贫困的旅程。在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中,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他用“不胜不休”的执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不仅让昔日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而且让其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州社区治理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敬老模范村”“民族文化示范村”和“人民调解先进村”。

在挑战命运中逆行出征

5月8日上午,在平均海拔3740米的金珠镇德西社区,正在村口青稞地里察看春灌的桑称一边搓着沾在手上的泥土,一边开门见山地说:“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自己能在5年的军营锤炼中成为一名优秀士官;二是没想到自己退役返乡会成为一名县人武部工作人员;三是没想到自己在担任5年驻村第一书记后,村民竟然舍不得我离开。尽管其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我心中始终充满了感恩。”

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在桑称6岁那年,父母因病相继离世,他只好跟着年过七旬且长期卧病在床的爷爷与刚满周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在这个本该被父母宠爱的年纪,他却无可奈何地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上坡砍柴、烧水煮饭、洗衣扫屋、地里干活似乎成了他每天生活的“必修课”。乖巧懂事的他以前最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自从父母病逝后,他就再也没唱过,即便同伴唱这首歌时,他也会躲到一边偷偷流泪。贫穷,是现实生活留给他的童年记忆,在贫穷中照顾爷爷和弟弟,则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生活也不宽裕的邻居们实在于心不忍,便主动轮流照管爷孙三人的生活,义务帮忙打理桑称家的农田,乡村干部和县民政局更是不时捐款捐物、救助慰问。爱的温暖滋润着他幼小的心灵,他虽然记不清有多少人在默默维系着他们爷孙三人的生计,他虽然不记得这些人姓甚名谁,但爱的种子早已悄悄在他心中萌芽生根,“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用行动去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父老乡亲!”

这是一次命运的转变。2000年12月,从小怀揣“军人梦”的他,毅然报名参军。在经过严格的挑选,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原成都军区某集团军装甲连的一名战士。记得在村上组织的欢送会上,村支书拍着他的肩膀深情地说:“桑称,你要把参军入伍当成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好好在军营这所‘大学’里练出过硬本领,争取立功受奖,千万不能给父老乡亲丢脸!”村支书的一番话,可谓是语重心长。连长在第一次全连大会上的动员讲话,更让他刻骨铭心:“战友们,我们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装甲连,大家务必练好军事本领、学好文化知识。”面对连长的“严苛”要求,他顿时慌了神:“在全连新兵中,我的文化水平最低,连一句通畅的汉话也不会说。要是文化关都过不了,那岂不是要给父老乡亲丢脸?我虽然担心,但却不甘心!”

这是一次意志的考验。正当他陷入忐忑不安的窘境时,排长主动与他的一次促膝长谈,瞬间点燃了“我不服输”的希望之灯。为“恶补”汉语文化课,排长亲自为他制订“铁板钉钉式”的学习计划:“你必须坚持每天学10个汉字,不仅要会读、会写,而且我每晚要进行检查,既要保证前面学过的东西不忘,更要做到新学的东西记住。”为此,排长还特意自费为他购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把手电筒。随后,每当军事训练间隙,他要么掏出每天的学习任务纸条虚心请教战友,要么翻开《新华字典》一遍遍小声拼读;每当午休时分,他要么躲在军营一角,不厌其烦地在纸上书写、在地上比划;每当晚上熄灯后,他总是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和复习。遇到难读、难写、难记的汉字,他那一张张“小纸条”,成了他攻克汉语关的“秘密武器”。文化与军事的并驾齐驱,他不但汉语水平突飞猛进,而且在持续5年的攻读中相继取得了成都军区成人中专、大专学历;不仅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集团军年度军事标兵等殊荣,而且两次喜获营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攻坚决战中脱贫奔康

“昔日穷得叮当响,如今脱贫享小康。”5月9日,驱车来到距离县城约8公里的色拉乡八美村,正在花海景区上班的拉姆情不自禁地说:“我能有今天,我们村能有现在,桑称书记功不可没!”

2015年9月初,退役后已在县人武部工作了整整10年的桑称,在得知单位即将选派一名党员职工前往色拉乡八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消息时,他自告奋勇主动请战。几天之后,当他带着组织的信任与重托进村入驻时,一番耳闻与目睹之后,顿时让他傻眼——村道凹凸不平、房屋破烂不堪,村民饮水靠人背马驮,产业更是无从谈起,在八美村35户187人中,贫困户竟多达11户52人。面对贫穷的现状与村民的叹息,他话语坚定地说:“富不是天生,穷不会生根,只要我们舍得流血流汗、不怕脱皮掉肉,八美村就没有拔不掉的‘穷根’、摘不掉的‘穷帽’。作为贫困农家出身的退役军人,我既不能给部队抹黑、给退役军人丢脸,更不能让全村群众失望!”

誓言虽铿锵有力,可最推崇“眼见为实”的村民们却不以为然。如何在走进群众家门中打开其“心门”?怎样在将心比心中实现心心相印?在桑称接连20多天的现场走访、登门家访、牧场寻访中,村民们与他的“距离感”渐渐被“亲近感”所取代;在一件件实事、一桩桩难事的高效办成后,村民们对他的“怀疑神情”渐渐被“信任目光”所取代。

采访中,村民们用一个个看似平淡的故事,生动再现了桑称在攻坚中的担当作为。当桑称入户走访敲开拉姆家的房门时,低矮潮湿、昏暗狭窄的房间内,除了一张“四肢残疾”的桌子、一间用木板拼凑的床铺、三根发黑的矮凳和半袋口粮外,似乎再找不到一件“值钱”的东西。面对母女俩的声声叹息与无助表情,他不但及时为她们争取到了一笔用以修缮房屋、添置家具、改善生活的帮扶资金,而且还设法将她们安排到色拉花海景区上班。看似简单的一笔帮扶资金和一个公益岗位,却彻底改变了母女俩的命运;当他听闻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无钱购买藏香猪猪仔而让“养殖梦”泡汤的抱怨声时,他心急火燎赶回县城,情真意切地向“娘家”求助。几天之后,当他将16头仔猪运回村庄,当11家困难群众欢天喜地领到猪仔时,当8个崭新的猪圈投入使用时,当色拉乡首家藏香猪养殖合作社成立时,当藏香猪养殖规模滚动发展到100多头、年产值突破16万元时,久违的笑容即刻绽放在了村民们的脸上。

绽放的笑脸,信任的力量,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个富民产业的落地见效,而且更是村民们内生动力的充分释放。在群策群力之中,专业合作社的“抱团取暖”,让富民产业实现多点发力、遍地开花:种植108亩“雪上一枝蒿”,组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让沉睡的土地在流转中“苏醒”,而且带来了“地生金、人挣钱、民分红”的人、地“两活效应”。户均增收17400元的“高额回报”,让村民们笑逐颜开、感慨连连;瞄准色拉花海旅游,巧妙打出农户房屋出租、景区摊位转让、兴办民宿接待、组建花海马帮队、销售特色农畜产品、流转八美草原沙地等一系列“组合拳”,年均125万元以上的旅游合作社收益,让村民们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以10家牦牛养殖大户为依托的养殖合作社,在扩规模与增出栏“双轮驱动”下,让畜牧产业随之风生水起;以磨面房、超市为载体的便民合作社,不但让集体经济逐渐殷实。而且极大方便村民就地加工、购物;脱贫攻坚中的“产业+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既让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从3600元到1.6万元的大飞跃,更为确保脱贫后的村民稳定增收不返贫系上了“保险绳”。

如今,桑称虽已在脱贫攻坚战告捷后转任金珠镇德西社区支部书记兼主任,可每当村民们谈论起八美村的飞速变化时,总是忘不了要夸赞他一番。“桑称书记来扶贫,起早抹黑忙不停;八美村庄变化大,水电路已通到家;美丽乡村产业兴,百姓收入年年增;文明生活新时尚,村民心花又怒放;脱贫感恩共产党,乡村振兴当奋发。”采访中,刚从村活动室健身器材上锻炼归来的村民洛绒信手拈来的一首打油诗,真情道出了村民心中的万般感激、感动与感念、感恩。

“在路上”,既是一种拼搏姿态,更是一种奋斗状态。已交出脱贫攻坚满意答卷的桑称,正以青春的节拍行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脚步依旧铿锵有力,斗志依旧昂扬饱满,干劲依旧牛气冲天,落实依旧雷厉风行。这就是退役军人桑称的青春活力与风采,这就是他回报父老乡亲的担当与情怀。